2025-06-18293
除錳濾料是地下水處理中用于去除過量錳元素的關鍵材料,其核心原理是通過氧化作用將二價錳(Mn2?)轉化為不溶性的高價錳氧化物,再通過過濾去除。以下是關于除錳濾料的詳細介紹:
一、除錳濾料的核心原理
催化氧化作用
錳砂濾料(主要成分為二氧化錳MnO?)通過離子交換吸附水中的Mn2?,并在表面催化氧化為MnO?或Mn?O?,形成“錳質活性濾膜”。
活性濾膜:濾料表面逐漸形成的錳質濾膜具有自催化能力,可加速后續錳的氧化反應,使除錳效率持續提升。
氧化與吸附協同
初期以吸附為主,后期濾膜形成后以催化氧化為主。需保證氧化速率大于吸附速率,避免因濾膜失效導致錳穿透。
二、常用除錳濾料類型
天然錳砂
成分:含MnO?≥35%的天然礦石,密度3.2-3.6g/cm3,粒徑0.4-8mm。
特點:兼具離子交換吸附和催化氧化能力,適用于地下水同時除鐵(Fe2?氧化為Fe(OH)?)和除錳。
限制:MnO?<30%時僅能除鐵,需根據水質選擇合適品種。
改性濾料
通過臭氧、高錳酸鉀等強氧化劑預處理普通濾料(如石英砂),生成錳質濾膜,縮短成熟周期。
三、影響除錳效果的關鍵因素
pH值
最佳pH范圍為7.0-8.5,堿性條件利于Mn2?氧化為MnO?。
pH過低會抑制氧化反應,過高則可能導致濾膜結構破壞。
溶解氧含量
需通過曝氣工藝提高水中溶解氧至飽和狀態。
接觸氧化法要求溶解氧量為鐵錳離子總和的1.5-3倍。
濾速與反沖洗
設計濾速宜為5-10m/h,反沖洗需控制強度以避免破壞濾膜。
反沖洗時間通常為5-15分鐘,建議采用氣水聯合沖洗。
四、典型工藝流程
單級過濾
適用于低濃度錳(<2mg/L),流程:原水→曝氣→錳砂濾池→出水。
成熟期:優質錳砂濾料可實現投產即穩定除錳。
雙級過濾
高濃度錳(>2mg/L)需采用兩級濾池串聯,第一級除鐵,第二級除錳。
示例流程:地下水→曝氣→一級除鐵→二級除錳→蓄水池。
五、注意事項
濾料選型
根據水質檢測結果選擇MnO?含量合適的錳砂,優先選用經實驗驗證的品種。
避免使用含泥量高或鹽酸可溶率大的濾料。
運行維護
定期檢測出水錳濃度,防止濾膜老化(表現為催化活性下降)。
長期停用需保持濾料濕潤,避免干燥導致濾膜開裂。
技術局限
對高濃度有機污染水體需結合生物處理(如厭氧-好氧工藝)預處理。
低溫可能延緩氧化反應,需延長接觸時間或強化曝氣。
除錳濾料的核心在于利用錳質活性濾膜的催化氧化作用,需結合水質特點選擇濾料類型并優化工藝參數。實際應用中需關注pH、溶解氧、濾速等關鍵因素,并通過合理反沖洗維護濾膜活性。對于復雜水質,建議通過試驗確定最佳方案。
科海思—美國杜笙樹脂Tulsimer授權中國區總代理,采用離子交換法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廢水處理難題。十四年水處理行業經驗,量身定制精細化解決方案。詳詢在線客服或撥打400-8388-15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