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6-18331
自來水中氨氮過高會影響水質安全,需通過科學方法降低其濃度。以下是綜合各類處理工藝的分步解決方案,結合不同場景需求:
一、化學法(快速降低濃度)
吹脫法
原理:調節水體pH至堿性(通常>10),使氨氮以非離子態(NH?)存在,通過空氣吹掃將氨氣排出。
適用場景:高濃度氨氮廢水處理,如工業污水或源水突發污染。
注意事項:需控制氣液比和溫度(低溫不利揮發),可能消耗大量堿度,需后續調節pH。
折點加氯法
原理:投加氯氣至“折點”(即氯與氨氮反應摩爾比1:1),生成無害的氮氣(N?)和氯化物。
適用場景:應急處理或低濃度氨氮水,如自來水廠臨時超標。
注意事項:需精準控制加氯量(參考加氯曲線),過量可能導致消毒副產物(如三鹵甲烷)。
離子交換法
原理:利用陽離子交換樹脂吸附銨根離子(NH??),適用于中低濃度氨氮處理。
優勢:處理精度高(可降至0.02ppm以下),適用于反滲透膜產水或蒸發冷凝水的深度處理。
局限性:樹脂需定期再生,產生含氨廢液需進一步處理。
二、生物法(長效穩定處理)
傳統生物脫氮
流程:氨化→硝化→反硝化,通過微生物將氨氮轉化為氮氣排放。
適用場景:持續運行的水處理系統(如水廠生物濾池),需保證充足停留時間和氧供應。
優化建議:增加曝氣量促進硝化,加大回流提高反硝化效率(如厭氧池回流)。
特種工藝聯用
示例:MBBR(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)或A/O工藝,結合膜分離技術(如超濾/反滲透)。
優勢:抗沖擊負荷強,適合源水波動較大的情況。
三、物理輔助措施
膜分離技術
應用:反滲透(RO)、電滲析等,直接截留氨氮分子。
優勢:無相變、室溫運行,適合對水質要求極高的場景(如地下水修復)。
局限性:設備成本高,需定期清洗膜組件。
吸附法
材料:活性炭、硅膠或高分子吸附劑,快速吸附氨氮。
適用場景:臨時應急或小范圍處理(如家庭凈水器)。
四、綜合策略與建議
聯合工藝
例如:生物法+化學拋光(如離子交換或吹脫),或膜分離+生物反硝化。
案例:垃圾滲濾液DTRO膜產水可通過特種樹脂(如T-42H)深度除氨氮至地表三類水標準。
源頭控制
減少污染輸入:加強工業廢水預處理、農業面源污染管控。
優化制水流程:避免間歇制水導致微生物降解有機物釋放氨氮。
監測與維護
實時監測氨氮濃度及pH、溶解氧等參數,及時調整處理工藝。
定期檢查設備(如曝氣池、樹脂柱),防止老化或堵塞。
總結
自來水氨氮處理需根據水源特性、濃度及設施條件選擇方案:
短期應急:折點加氯或吹脫法快速降值。
長期穩定:生物法聯合膜技術,輔以離子交換精處理。
極端情況:高濃度氨氮可采用“化學沉淀+生物反硝化+膜分離”多級處理。
科海思—美國杜笙樹脂Tulsimer授權中國區總代理,采用離子交換法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廢水處理難題。十四年水處理行業經驗,量身定制精細化解決方案。詳詢在線客服或撥打400-8388-15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