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5-13584
樹脂去除金屬離子的原理和應用如下:
一、去除原理
離子交換
陽離子交換樹脂:樹脂帶有磺酸基、羧酸基等負電荷基團,通過釋放Na?或H?,與水中的重金屬陽離子(如Pb2?、Cu2?、Zn2?)發生交換,從而吸附重金屬離子。
陰離子交換樹脂:適用于去除帶負電的重金屬復合物(如絡合態金屬),通過季銨鹽基團與陰離子交換,但應用較少。
螯合作用
螯合樹脂:樹脂含有亞氨基二乙酸基、巰基等官能團,與重金屬離子形成穩定的螯合物,具有高選擇性和抗干擾能力。例如,Tulsimer? CH-90Na樹脂可優先吸附Cu2?、Ni2?,甚至將重金屬濃度降至0.02mg/L以下。
選擇性順序:Cu > Pb > Ni > Zn > Co > Cd > Fe3? > Mn > Mg > Ca > Na(以Tulsimer? CH-90Na為例)。
吸附作用
樹脂通過物理吸附或化學吸附結合金屬離子,但通常與離子交換、螯合作用協同進行。
二、應用場景
水處理:用于工業廢水(如電鍍、冶金)和飲用水中重金屬的深度去除,滿足環保要求(如電鍍廢水鎳含量需低于0.1mg/L)。
食品工業:去除食品加工中的重金屬污染,保障食品安全。
新能源領域:處理電池生產中的重金屬離子,提升電池性能。
低濃度廢水處理:螯合樹脂對低濃度重金屬(如Cu、Ni)具有高效吸附能力,解決傳統沉淀法難以達標的問題。
三、再生與維護
再生方法
離子交換樹脂:用高濃度鹽溶液(如氯化鈉)沖洗,置換出吸附的重金屬離子,恢復樹脂活性。
螯合樹脂:采用鹽酸或硫酸作為再生劑,例如Tulsimer? CH-90Na建議用硫酸再生,并通過NaOH轉型為鈉型以提高重復使用性。
再生參數
再生劑濃度一般為5%左右,用量為2-3倍樹脂床體積(BV),再生時間30-45分鐘。
定期反洗(用水或軟水)防止樹脂污染和結塊。
四、樹脂選型建議
根據金屬類型選擇:
二價金屬(如Cu2?、Ni2?):優先選用螯合樹脂(Tulsimer? CH-90Na)。
混合離子或高濃度金屬:可結合陽離子交換樹脂與螯合樹脂。
根據處理精度需求:
需深度去除(如0.02mg/L):選擇高精度螯合樹脂(如Tulsimer? CH-90Na)。
常規處理:通用型離子交換樹脂。
五、優勢與局限性
優勢:
高效去除多種重金屬,環保無二次污染;
可再生重復使用,降低成本;
螯合樹脂選擇性高,適應復雜水質。
局限性:
螯合樹脂對一價金屬(如Na?、K?)選擇性低,需結合其他工藝;
再生廢液需妥善處理,避免二次污染。
樹脂去除金屬離子技術以其高效、環保、可再生等特性,在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。如需具體選型或優化操作,建議咨詢專業水處理工程師。

科海思—美國杜笙樹脂Tulsimer授權中國區總代理,采用離子交換法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廢水處理難題。十四年水處理行業經驗,量身定制精細化解決方案。詳詢在線客服或撥打400-8388-151。